740家机构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 个贷批转仍处起步阶段 精彩看点

来源 : 证券日报 时间:2023-05-23 09:05:44

本报记者杨洁


(资料图)

不良贷款转让试点机构持续扩容。

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登中心”)日前发布的已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机构统计情况显示,截至5月19日,年内已有47家城市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50家农村中小银行开立了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不良贷款转让试点扩容拓宽了中小银行不良处置渠道,不过目前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着定价难、信息不对称、处置成本相对较高等问题,后续需供需双方进一步加强研究。

试点机构不断扩容

2021年1月份,原银保监会批复同意银登中心试点开展单户对公和个人批量不良资产转让。首批参与试点银行包括6家大型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022年年底发布的《关于开展第二批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及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纳入试点机构范围;同时,将注册地位于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河南、广东、甘肃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银行纳入试点机构范围。

从当前试点机构整体参与情况来看,截至5月19日,已有740家机构(含分支机构)开立了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包括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8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60家,城市商业银行47家,农村中小银行50家,消费金融公司13家,汽车金融公司1家,金融租赁公司5家,信托公司1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118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51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5家。

在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看来,开立不良贷款转让试点让商业银行打开了零售类不良资产处置的新渠道:一方面,对商业银行而言,这是目前零售类不良资产最彻底的卖断途径。商业银行将不再需要按照“账销案存”模式管理,避免了大量债权维护、资产清收、客户服务、投诉受理、系统运营等成本,对于一些清收回款率低的资产,通过此种方式处置后可以轻装上阵。另一方面,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后,商业银行可直接改善报表。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不良贷款转让试点扩容拓宽了中小银行不良处置渠道,丰富了市场化处置方式,有助于降低部分中小银行潜在风险,同时有助于提升市场深度和广度,更进一步促进市场发展。

个贷批转业务规模较小

当前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分为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业内称为“个贷批转”)和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业务。银登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自2021年二季度至今年一季度,个贷批转业务规模合计为274.3亿元。总体呈现开户机构多,但规模较小的现象。

“个贷批转是一个新的业务领域,目前面临包括定价难、信息不对称、处置成本相对较高等问题,当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交易双方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周茂华表示。

“个贷批转成交量相对较低。”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就出让方而言,出于拨备消耗等因素的考量,对拟批量转让的个贷不良资产抱有一定的心理价位。对受让方而言,监管部门要求,不能二次转让受让的个贷不良资产包。在目前的情况下,受让方处置个贷不良资产手段有限,希望压低价格留出利润空间,这是双方较难达成一致的原因。供求双方考虑的这些因素,也是当前个贷批量转让的难点所在。

此外,从个贷批转的平均折扣率来看,2021年二季度至2023年一季度,个贷批转业务平均折扣率从14.9%下降至2.7%;本金回收率从27.5%下降至7.9%。

谈及个贷批转定价走低的原因,杨海平表示,试点扩容之后,供给端拟转让个贷不良资产增加,而同时受让方核查个贷不良资产包质量的经验有所提升,受到处置手段、资金实力的限制,受让个贷不良资产的意愿有所下降,导致价格走低。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个贷批转主要是个人信用消费贷、个人经营贷,对于批量转让资产如何公平定价等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炒股开户享福利,送投顾服务60天体验权,一对一指导服务!

X 关闭

  • 热门推荐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邮箱:5 85 59 73 @qq.com

版权所有 今日休闲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