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女儿聪明伶俐又乖巧听话,只要是家长说不同意的事情,女儿几乎都不会反抗。
(相关资料图)
但从女儿10岁开始,她渐渐的过渡到青春期,对名牌、小车、大餐等有了特别的认识。她们开始觉得买服装,贵的、牌子的就是最好的;她们开始觉得坐公交车丢脸,所以出门都希望打车;她们开始觉得吃小面太没档次,常常喜欢要父母掏钱,供自己请同学吃大餐;她们开始觉得和平日里不注重打扮的父母走在一起,让同学看见了很没脸……
面对青春期女儿种种虚荣心泛滥的境遇,家长们痛苦不堪。一边是自己讲的话起不到丝毫的作用,一边是脾气倔强不服软的孩子。心理学家认为:“虚荣心是以不适当的虚假方式,来满足自尊的一种心理状态。”所以,对待虚荣心较强的孩子,父母就必须用正确的方式来进行纠正和引导。
(1)让青春期的女儿明白,真正的荣誉感是什么
在青春期的孩子眼中,所谓的荣誉感就是——我今天请某某同学吃了一顿大餐;我又穿了价值几百的衣服来上学;我这双鞋子不管是从款式还是从价格上看,都比班上其他同学的强;我今天是坐的某某牌子的豪车来上学,同学们走路或者坐公交车来上学的,简直太寒酸……
孩子们开始把荣誉感跟金钱牵绊在一起,他们觉得在别人面前越是显摆出一种有钱人的架势,自己就越是能够获得一种荣誉感。但这其实是内心的一种惶恐和不安,需要通过虚荣的方式来寻求自己的安全感和认可度。
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引导女儿:“用金钱来包装自己,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钱人’,你所体会到的不是荣誉感,而是虚荣心!真正的荣誉感是——我今天在哪些地方又进步了?我今天又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我今天帮助父母完成了哪些家务?我的学习成绩又进步了多少……”
避开金钱,用内在的素养和进步说话,这样的荣誉感才会让我们内心富足和幸福;而用挥霍金钱,买来的‘刺激’,实质上只是一个空洞的虚荣罢了。
(2)巧妙的将攀比化成动力,鼓励女儿自食其力
其实攀比、虚荣也并不是那么不堪,毕竟人人都爱面子。关键是看家长如何引导女儿,将攀比和虚荣变成一种自食其力的动力。
女儿处于青春期,内心很敏感,适度的虚荣心不但不会给她们带去伤害,反而会促使她们变得更加上进。比如,女儿回家总是给家长说:“哎,有钱就是好。我们班上有个女生每天都把自己打扮得像个仙女一样,她穿的衣服都是几百甚至上千,同学们看了都羡慕不已。”
这个时候,普通的家长都会说:“你看看你成天关注的点,都在哪里?你是去学校比美的,还是去学知识的?只知道别人穿了什么名牌,怎么不看看别人成绩比你好那么多!”此话一出,女儿自然对你抱有很大成见。
我们可以转换一种方式:“不是不可以比,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与别人相同的条件。你看你有个同学,她为什么能用三千多元的手机?因为她知道自己打暑假工攒钱为自己买。一方面减轻了父母的负担,一方面锻炼了自己社会实践能力,同时自己挣钱买的手机,她也会更加懂得珍惜。”
(1)认真审视女儿的审美,了解背后的原因
女儿进入青春期之后,开始了对异性好感的萌芽,这也加剧了女儿对自己外表的一个重视程度。我们会发现,进入青春期的女儿,对染发、烫发、打耳洞、露背、露胸、吊带等服饰,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感。
她们希望自己的穿着打扮,能够在潮流的同时,还能引起异性的特别关注和注意。她们喜欢用惹眼的装扮,让自己在人群中第一眼就能脱颖而出。这波“非主流”或者“杀马特”的操作,让家长极其反感,甚至在自己心中下了一个定论——我的女儿变坏了!
首先,青春期的女儿并不喜欢父母干涉自己的审美,更是极其讨厌父母对自己的穿着打扮评头论足。因为在女儿心中,父母的审美是落后的,相反自己的审美才是最潮流最时尚的。与其跟女儿对着干,还不如静下心来,像一个朋友一样和女儿交流一下,看看这些服饰究竟哪里吸引了女儿。只有了解其中的原因,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2)帮助女儿选择合适的服装,重塑自信
父母首先要意识到作为一个学生,女儿的穿着打扮,应该符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守则。在帮助女儿修复审美的同时,我们应该紧扣‘女儿还是学生’的主题。比如,就打耳洞这件事情来说,女孩子爱美打耳洞可以,但是在学校的时候必须取掉耳钉或者耳环,或者将其替换为透明的耳棒。而周末的时候,家长可以允许女儿简单的装扮一下自己,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其次,就女儿穿得袒胸露背、穿超短裤的行为,家长确实应该好好重视一下。我们可以告诉女儿:“爸妈也是过来人,能够深刻的理解你们这个年龄段所追求的个性化和时尚感。但是,过分暴露的着装,并不适合你这个年龄,相反这身装束容易让人对你产生不好的联想,继而发生危险的几率也就更大。不管是追求个性化,还是潮流感,我们都要记住一点——符合自己年龄的装束,才会给你整个人的表现加分。”
最后,我们要明白,女儿过分注重自己的外表,其实就是一种内心极度不自信的表现。她们觉得自己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优点,所以渴望通过奇装异服的打扮来为自己加分。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挖掘女儿的优点,时常给予女儿肯定和赞扬,让女儿重塑信心之后,她自然觉得那些装扮根本没必要。
(1)“再穷不能穷孩子”的心态要赶快摒弃
前几天,看了一则新闻——20岁的女大学生,被大学劝休学2年。原因就是孩子自理能力差,再加上挂科的科目太多了。细看新闻叙述,才发现她妈妈就是一个典型的“再穷不能穷孩子”的心态。妈妈宁愿捡别人扔掉的过期牛奶来喝,却要给女儿买苹果电脑、苹果手机、一千多元的大衣、三百多元一件的T恤……这样的后果就是,女儿没有丝毫感恩,面对妈妈的唠叨女儿不惜扇妈妈耳光。
“再穷不能穷孩子”的思想,在很多家长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了,他们甚至觉得我找钱也是为孩子,反正早晚都是给孩子用,还不如现在开始就对孩子有求必应。于是乎,女儿说买手机,买;女儿说买电脑,买;女儿说买名牌衣服,买;女儿说买名牌包包,买。
如此的娇生惯养,如此的有求必应,我想要不了多久,父母就会把女儿培养成为一个消费欲望越来越高,越来越不容易满足的白眼狼。所以,想要帮助女儿合理消费,家长们首先要从心底里摒弃这种“再穷不能穷孩子”的思想。
(2)自己做好榜样,同时引导女儿合理消费
有句俗话叫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还有一句俗话叫做——“大狗爬墙,小狗学样。”家长们千万不要低估女儿的模仿能力,她们可是一流的模仿高手,毕竟她们从出生到现在,每一个进步都是经过模仿而获得的。
很多家长,常常在家里当着女儿的面说:“哎呀,我朋友最近买了一个包,听说质量不错,我也去买个试试。”“听说附近有个商场刚刚开业,我一定要抽时间去逛逛!”“我今天看见别人发朋友圈说去吃了烤全羊,我们明天也出去嗨一波。”言谈举止中,家长总是透露着——“别人怎样,我就要怎样”的思想。
渐渐的女儿看见同学有了新东西,她也回家缠着父母要买买买,甚至从来都不考虑这个东西对自己到底有没有用,就露出一种“大人不买我就不罢休”的状态。从自身做起,理性消费,不要在女儿面前总是透露出一种攀比的不良风气。当女儿需要购买什么东西的时候,我们应该先让女儿问自己两个问题——“我是否真的需要这个东西?”“它对我有什么帮助?”爸妈可以用此等方式,来帮助女儿摒弃攀比心理,从而达到理性消费的目的。
(1)引导女儿明白,追星的理由不该是光看长相
女儿在小时候,常常把父母的话语当做行为举止的衡量标杆;渐渐的进入小学高年级,她们常常会用非常励志的人生格言来激励自己;再大一点,开始步入青春期或者已经步入青春期之后,她们开始分外关注明星的动态。
许多女孩子喜欢明星的理由很简单,比如“长得帅气”“长得漂亮”“打扮得很时尚”……受这些肤浅理由的影响,她们便轻易的开启了对某个明星的疯狂崇拜。当网络上出现了这个明星恋爱的新闻时,她们就开始失落了,甚至没心情专心听课,让自己一直处于悲伤状态;当网络上有关于这个明星的负面新闻时,她们就开始郁闷,甚至气得连饭都吃不下。
我们有义务告诉女儿:“明星也是凡人,他们也会谈恋爱也会成家立业。我们崇拜明星的原因应该是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某些高贵品质,或者他们对社会、国家所作出的贡献。而不是简单的觉得他们帅气或者漂亮就让自己疯狂痴迷。”
(2)发挥名人效应,教会女儿合理追星
女儿进入青春期之后,父母给的零花钱或者压岁钱,她们会用一部分,甚至是很大一部分到追星上面。买与明星相关的海报、CD、笔记本、信签纸、电影票、演唱会门票……甚至同学之间还开始攀比,看谁追星用的成本更高。
而在家长眼中,女儿的这些行为都属于疯狂追星的表现,所以他们总是反对。习惯性的烧掉海报,习惯性的扔掉CD,习惯性的撕掉相片等。请一定要记住,你的这些不当行为,不仅不能让女儿“回心转意”,甚至会变本加厉或者酿成悲剧。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明星的名人效应,在女儿堕落、忧郁的时候放放明星的歌曲,治愈女儿的伤悲;可以在女儿心情浮躁的时候,找一些明星相关的文章,让女儿从中学会振作和愈挫愈勇。其次,喜欢娱乐是女儿的天性之一,追星也应该是一件值得理解的事情,我们可以事先了解一下这些明星的经历,时不时的从正面做一些客观评价,让女儿明白追星更深层次的意义。
——————
帮助青春期的女儿缩减欲望,让女儿不被虚荣所控制,这是每个父母的义务和责任。不要空洞的给青春期女儿讲大道理,道理她们都懂,但就是不愿听你“废话”,我们只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对女儿的教育才会更加高效。
X 关闭